欢迎使用CBETA Online
进阶搜寻
卷/篇章<1  ...34[5]67  ...44>
閱藏知津

閱藏知津卷第五

大乘經藏 方等部第二之四

  • 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弔

    姚秦罽賓國沙門佛陀耶舍譯

    佛住佉羅底翅山說破惡業障陀羅尼西方勝蓮敷藏佛所虛空藏菩薩欲來供養先現如意寶珠照空大會唯存佛光除大菩薩餘皆迷惑梵頂菩薩問佛佛說無斷常法大眾復見如故佛指西方廣歎虛空藏功德大眾渴仰虛空藏復以神力此世界令眾手中各有寶珠雨諸供具現大寶蓋供養如來現寶蓮華而坐其上彌勒致疑藥王答佛讚藥王重歎虛空藏神力說求請咒彌勒問頂上妙珠之因佛具答之明其能除國王五根本亦除大臣五根本罪亦除聲聞五根本罪亦除初心菩薩八根本罪亦滿眾生一切所求虛空藏次從座起跪問何以能於五濁施作佛事佛以虛空自性清淨之義答之虛空藏即說無盡降伏師子奮迅陀羅尼佛讚印其能滅重罪令生佛國

    • 虛空孕菩薩經(二卷) 弔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即前經異出而小不同

    •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十五紙) 弔

      劉宋罽賓國沙門曇摩密多譯

      亦即前經同本而有缺略

  • 觀虛空藏菩薩經(二紙) 弔

    譯人同上

    佛住佉陀羅山優波離問欲治罪者云何作觀先依決定毘尼敬禮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薩頂有如意珠若見此珠即見天冠中現三十五佛中現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臂或聞空中唱罪滅便堪入僧或使知毘尼者得夢須更懺悔乃至八百日治廁再三七懺重與授戒

  • 無盡意菩薩經(四卷) 罪

    劉宋枳園寺沙門釋智嚴共寶雲譯

    佛遊寶莊嚴堂說大集經東方大金色光照此世出大蓮華無盡意菩薩與六十億眷屬俱讚禮於佛舍利弗問所從來菩薩答以不來不去次復問佛佛答從不眴國普賢佛所來兼明彼諸淨土菩薩唯修念佛三昧悟無生忍無盡意以三昧力令此眾會得見彼土遙申禮供普賢如來亦令彼眾得見此土遙申禮供舍利弗問誰字仁者為無盡意答言一切諸法不可盡故即廣說八十無盡法門所謂發心無盡淨心無盡六種四行無盡畢竟無盡六波羅密無盡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五通無盡四攝無盡四無礙智無盡四種依法無盡修習助道無盡(懺悔隨喜勸請等)三十七品無盡慧無盡總持辯才無盡撰集四法無盡(無常無我寂滅)一道無盡方便無盡

    • 阿差末菩薩經(七卷) 罪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與上經同本梵語阿差末此翻無盡意也

  • 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 弔

    劉宋天竺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

    序品第一佛住耆闍崛山淨居天子於夜後分供請說念佛三昧佛默許之天子去後微笑謦欬聲遍十方天人畢集佛出僧坊遙見寶地復更微不空見菩薩問知其故即入三昧於彼寶地作法座請佛往坐佛更動地出廣長舌述彼淨居天子請說念佛三昧

    不空見本事品第二過去寶肩佛時無量力王與二王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意同供養佛佛入涅槃師子投火說誓佛於火中復起作大利益然後滅度師子尋生梵天歷侍普密王等諸佛無量力王即今世尊師子意即今彌勒師子即不空見佛說此已還入僧坊靜室脅而臥

    神通品第三不空見以神通力莊嚴此阿難遍問目連舍利迦葉滿慈羅㬋及須菩提各師子吼[A1]平日神通各言今非[A2]眾會各獲大益

    彌勒神通品第四彌勒入城乞食以一食供恒沙諸佛化彼長者發菩提心大地震動勒亦師子吼自說往因

    讚佛音聲辯才品第五不空見從三昧起為眾說佛音聲辯才眾會獲益

    讚如來功德品第六不空見說佛德[A3]心念如來降臨眾會佛以神力動地放光來至大會不空見復告阿難廣歎佛德

    如來神力證正說品第佛摩不空見頂印其所說不空見復說偈述其所見三世佛事

    不空見勸請品第八問法興供述意請答

    讚三昧相品第九顯示念佛三昧功

    正觀品第十先觀五陰不實深生怖畏具足慚愧修行止觀三空四念及以四等乃至十二頭三十七品十善十力等法次復相續念佛十號相好六通五分等法又當續觀即蘊異蘊是如來六根四大亦復如是又觀無上菩提不以身得不以心得不離身心得無上道次明離我見法光授記

    微密王品第十一不空見問捨無慚愧得三昧法佛述過去明相佛時勝微密王聞法出家秉二二法修此念佛三昧[A4]成蓮華上佛

    法品第十二不貪不瞋不癡觀一切法無常供佛勸人供發願讚佛德讚相好發願隨喜世佛所求念佛三昧

    勸持品第十三說過去寶勝光佛滅後樹王比丘流通此三昧寶王有帝幢天轉輪王夢中聞此三昧出家修學成高行佛故得聞此三昧者決定成佛

    諸菩薩本行品第十四九萬百千億那由他菩薩發心持說修行笑印之

    正念品第十五佛說正念諸法實相名念佛菩薩聞[A5]得無生忍安住三昧皆見十方恒沙諸佛

    大眾奉持品第十六菩薩天人興供佛重現瑞讚持

    • 佛說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十卷) 民

      隋南天竺沙門達磨笈多譯

      與上經同而文周足正觀品分為三於十號相好下名思惟三昧品第十一於放光授記示現微笑品第十二神通品第十三即微密王品修習三昧品第十四即三法勸持兩品但缺正念奉持兩品

  •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五卷) (南伐北罪) (開元錄云亦名拔陀經)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共笈多等譯

    思惟品第一佛在王城竹園放光集眾賢護問法佛讚其德為說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即般舟三昧也)先說具諸方便功德次說如聞阿彌陀佛在西方便依所聞繫念思惟觀察不[A6]了了分明終獲見之夢所見無物能障未得天眼能見彼佛亦無天耳聞彼法音如有三人各念婬女夢與從事[A7]詣賢護賢護為彼方便說法住不退轉得菩提記念佛三昧亦復如是又昔須波日佛時有飢人夢得飽食[A8]還飢因思諸法皆空如夢悟無生忍如是隨佛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渴仰欲見精思惟色相亦即作彼虛空之想住正思惟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淨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

    三昧行品第二具四四法得成三昧見佛品第敬師如佛精勤修學則見十方各多多佛不假作意自然現前

    正信品第四當應勇猛發勤精進莫如海船未到先破莫如愚人嫌赤栴檀莫如癡人毀摩尼寶因即較量持經功德

    受持品第能受持者[A9]於無邊佛所種諸善根一切功德不能格量

    觀察品第六一心思惟佛坐說法好殊特樂觀無厭見如來[A10]當先諮問不見頂相次第遍觀諸相皆令明了願我未來得具妙相清淨戒具足威儀定慧解脫等亦爾復更思惟提為身得耶為心得耶身如草石心不可見菩提無色亦不可見無漏無為無有以色證色以心證無有證知亦非無證以如來身心皆無漏故陰五分及所說法亦無漏故如是觀一切法則入寂定無有分別非無分別何以故定有分別即是一邊定無分別復為一邊如是觀察知如來時可執著

    戒行具足品第七出家應護十支戒行(一清淨二不缺三不染四不汙五不濁六不著七不動八不被訶九智所讚十聖愛敬是也)家應修布施三歸五戒八齋乃堪行此三昧次記此經行世時節多人發願末世弘持佛為授記

    稱讚功德品第八具四法得三昧現前獲五功德

    饒益品第九過去無畏王佛時須達多長者子持此三昧成然燈佛欲成此三昧王當勤觀察彼四念處

    具足五法品第十賢護請佛設供隨佛入園復問幾法能證三昧佛答六種五法

    授記品第十一然燈佛時聞此三昧即證三昧得菩提

    甚深品第十二觀五陰不取著觀念處不分一切法中無障礙成就三昧即得睹見阿僧祇聞法受持

    十法八法品第十三具十法為他解斯三昧當得八事

    不共功德品第十四當成十八不共法當受如來十力

    隨喜功德品第十四種隨喜(隨過去隨當來隨現在隨三世)功德不可格量昔師子意佛時梵德輪王隨喜功德[A11]成堅固精進佛是故十由旬內應往聽受盡壽應隨法師不離

    覺寤品第十六昔薩遮那摩佛後和輪比丘說是三昧佛為國王夢中聞告寤遂出家承事法師三萬六千歲魔障竟不得聞汝等當應急疾聽受師不懈

    囑累品第十七

    • 般舟三昧經(三卷) 伐 (一名十方現在佛悉現在前立經)

      後漢月支國沙門支婁迦讖譯

      即前經先出而文古澀

    • 拔陂菩薩經(一卷) (南伐北罪)

      後漢錄失譯人名

      亦即前經文來未全梵語拔陂此翻賢護

  • 自在王菩薩經(二卷) 發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在給孤獨園與二萬比丘一萬菩薩俱自在王問自在法佛答戒自在五神通自在陰智性智因緣智諦智自在無礙慧自在及說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 奮迅王問經(二卷) 發

      元魏中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等譯

      與上同本

  • 大集譬喻王經(二卷) 周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譯

    為奢利弗以諸譬喻說菩薩二乘智慧功德差別勸人發心迴向菩提親近善友

  •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五卷北作四卷) (南淵北凊)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佛在鷲峰山中普勇菩薩請問佛為說聞大集會正法者功德甚大次有折伏尼犍事普勇隱身往十方剎諸事又為藥王軍菩薩分別久生初生二

    • 僧伽吒經(四卷北作三卷) (南可北羊)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與上同本先出舊人不察收入密部

  • 月燈三昧經(十一卷北作十卷) 女 (一名大方等大集月燈經)

    高齊烏萇國沙門那連提黎耶舍譯

    佛在靈山月光童子問法佛答一法速得菩提於眾生起平等心救護心無礙心無毒心證得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從彼三昧成就二十一種十法得種種美名[A12]大眾獲益次說三昧四十義次說古聲德佛事次明於此三昧最初所行以大悲心為首次明應知入三忍法次說古無所有起佛事於是月光請佛及僧佛詣其家受供養[A13]月光默念作偈問法佛告以一法相應速成菩謂如實了知一切法體性離相無相次明應修習顯示三昧智月光偈讚佛德佛亦偈答授記還靈山童子隨來更問法要佛言成就四法能速得此三昧若如說行得四功德應善巧知於不思議佛法應諮請應深信應求應聞而不怖次加持乾闥樂音宣此不思議法次明應知色身及以法次明七十四種四不可思議次明應成善巧方便所謂隨喜他善次明應住不放逸行次明六度多聞法施住空宴坐空閑乞食各得十利亦得見佛藏得聞法藏得智藏得三世智慧藏謂得五通次明應修神通本業謂攝一切善法而不取著又明古聲德佛時事次明欲求三昧應修法施財四種迴向而迴向之應奉事持戒持三昧人至以身分血肉除其病患因說往昔血肉供法師次有阿難問苦行事佛說古善華月法師因緣([A14]上皆屬初品元無初品之名)

    懺悔品第二明古勇健得王心殺善華月法師後極悔過猶墮三塗從三塗出今成世尊

    校量功德品第三

    讚歎品第四勒說偈

    本因品第五先偈說古眾自在佛事勸修身戒清淨身業清淨身行口戒意戒各具一切佛功德法次釋初品中美名凡三百句是為大方等大集一切諸佛說月燈正行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

    • 月燈三昧經(半卷) 慕

      劉宋沙門釋先公譯

      即上經中六度等各十功德

  • 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 (南詩北景) (出六根聚經中)

    隋外國沙門菩提登譯

    婆伽婆住耆闍崛山示廣博嚴淨無礙道場說甚深根聚法門堅淨信菩薩為末世眾生請問方便佛令轉問地藏菩薩地藏為示三種輪相占察三世善惡業報兼示懺悔之法次示一實境界二種觀道及示善巧說法安慰怯弱離相違過此誠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僭述玄疏及行法公同志

  • 佛說佛名經(十二卷) [A15]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佛在祇園無問自說共計佛菩薩及辟支佛名萬一千九十三尊

  • 佛說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八卷北作五卷) (南信北長)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共笈多譯

    共四千七百零四佛及多神咒

  • 三劫三千諸佛名經(三卷) (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長

    開元拾遺附梁錄

    先五十三佛次莊嚴劫賢劫星宿劫各千佛

  • 千佛因緣經(一卷) 維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在耆闍崛山與五千比丘八萬四千菩薩俱諸菩薩各各自說過去因緣聲遍大千天龍八部皆悉集會世尊從石室出入大眾中跋陀波羅菩薩敷座諸菩薩等瓔珞供佛請問千佛過去因緣佛為說種種往因經來未盡

  • 賢劫經(十卷) 恃 (亦名陀劫三昧經晉曰賢劫定意)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問三昧品第一喜王菩薩請問佛答以了諸法本三昧成就二千一百諸度無極事致八萬四千諸三昧門諸總持門

    行品第二四事品第三行四種四事得此三昧

    法師品第四法供養品第五諸度無極品第六喜王與佛從三昧起更請問法佛乃唱二千一百度無極名

    習行品第七無際品第八聞持品第九神通品第三十二相品第十一順時品第十二十七品第十三寂度品第十四十種力品第十五四無所畏品第十六十八不共法品第十七方便品第十八八等品第十九[A16]上共十三品皆細釋諸度無極各有六事

    千佛名號品第二十千佛興立品第二十一明國土光明父母弟子壽命法住各各不同

    千佛發意品第二十二明最初發心因緣

    歎古品第二十囑累品第二十四

  • 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 (南罔北靡) (亦名集諸佛華)

    元魏西域沙門吉迦夜共曇曜譯

    佛在靈山為舍利弗及彌勒迦葉說諸佛名號功東五十三南三十八西三北六上二十七與百七十佛名略同

  • 百佛名經(六紙欠) (南忘北信)

    隋烏萇國沙門那連提黎耶舍譯

    舍利弗問佛唱百名敕令夜三晝三各誦一遍

  •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上下合卷) (南松北清)

    宋中印土沙門法護等譯

    佛在鷲峰告大迦葉東方定手最上吉祥如來離塵步菩薩蓮華最上吉祥如來蓮華手菩薩日輪光明最勝吉祥如來日光明菩薩一寶蓋最上如來定最上吉祥如來寶輪光明高勝吉祥王如來南方無邊步跡如來無邊香最上王如來寶上如來西方大光明照如來北方寶開花普耀吉祥如來東方寶藏如來寶勝如來

  • 佛說十吉祥經(一紙餘) (南賢北信)

    開元附秦錄

    佛為離垢蓋大士說東方十佛名號功德

  • 佛說八佛名號經(三紙半) (南才北知)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因舍利弗問為說東方八佛名號聞者得不退菩提善說稱功德如來因陀羅相幢星王如來普光明功德莊嚴如來善鬥戰難降伏超越如來普功德明莊嚴如來無礙藥樹功德稱如來步寶蓮華如來寶華善住娑羅王如來

    •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二紙半) (南效北知)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 佛說八陽神咒經(二紙半) (南才北知)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 佛說八吉祥經(二紙) 仝上

      蕭梁扶南國沙門僧伽婆羅譯

      三經並與前同本梁譯缺舍利弗問

  • 佛說八部佛名經(二紙半) (南賢北信)

    元魏中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佛為善作長者說東方八佛名功德

  • 佛說滅十方冥經(六紙) 維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佛教面善悅童子念十方佛名以除恐懼

  •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四紙半) 維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為舍利弗說東方五佛南方二佛名號

  •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四紙) (南盡北則)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佛在鷲峰頻婆娑羅王子請問佛號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名答之并出夙願功德

  • 佛說寶網經(一卷) (南忘北彼)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佛遊獼猴江邊與六萬比丘三十億菩薩九十億諸天九十九億龍王及阿須倫王民眾俱維耶離城寶網童子年始八歲夢兜率天人頌歎佛德白父母見佛設供請問法要佛為稱說六佛功德東方寶光月殿妙尊音王佛南方樹根華王佛西方造王神通燄華佛北方月殿清淨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上方無數精進願首佛

  •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 (南長北信) (出眾經)

    南云闍那崛多譯 北云曹魏錄失譯人名

    共有千一百二十佛名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 惟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善名稱吉祥王佛八願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八願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四願無憂最勝吉祥佛四願法海雷音佛四願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四願藥師琉璃光佛十二願色寶光妙行成就佛有大力神咒藥師琉璃光佛有大陀羅尼咒又因少智諸天心生疑念七佛同來此土說大神咒復有執金剛菩薩說二神咒與流通本大同理應流通此本然亦不列八菩薩

    •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 (前有序文) 惟

      隋南天竺沙門達摩笈多譯

      與灌頂第十二經同而無神咒及八菩薩名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 惟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此即流通本也然亦無神咒及八菩薩名今之八菩薩名乃後人依灌頂第十二經添入今之神咒乃後人依七佛本願經添入

  • 觀佛三昧海經(十卷) 量

    東晉迦維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譯

    六譬品第一佛住尼拘樓陀精舍僧自恣竟父王閱頭檀姨母憍曇彌欲來見佛佛令遍集比丘菩及天龍八部等眾父王為後世眾生請問云何觀佛身色相好光明佛入遍淨色身三昧微笑放說師子在胎喻栴檀生伊蘭林中喻金翅鳥王心喻多勒果喻波利質多羅樹喻阿修羅幻力喻皆喻念佛三昧

    序觀地品第二言眾生樂觀佛各有不同或順或逆等

    觀相品第三一明觀如來頂二明觀如來髮三明觀髮際四明觀白毫從初生乃至成佛敘事最詳五明觀額廣平正六明觀眉七明觀眼睫八明觀耳九明觀方頰車十明觀師子欠十一觀鼻十二觀髭十三觀脣四觀廣長舌十五觀頸相缺盆骨滿相胸臆卍字印相十六悉現具足身相大眾所見各各不同見如炭如墨等者由昔惡業各各殷重懺悔乃見好相十七明觀放常光相十八明觀眉間光明九復明額廣平正面上三輪髮際等相二十復觀鼻出光明二十一復觀面門光明二十二復觀耳出五光二十三復觀頸出二光二十四復觀缺骨滿相光明二十五復觀胸卍字相腋下摩尼珠放光明二十六觀寶臂指縵掌輪各放光明二十七觀臍相光照十方二十八因父王請現心內境

    觀佛心品第四具明大慈悲心專緣地獄等罪苦眾生并廣敘地獄苦事

    觀四無量品第五使大眾見佛心中有無數佛乘大寶船往來五道苦眾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觀四威儀品第六行佛住佛坐佛臥佛也於中具明度老婢事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事伏曠野鬼將事降毒龍事降力士事

    觀馬王藏品第七明宮中為諸女所現相舍衛國度婬女所現相波羅奈國度婬女所現相伽耶城為尼犍所現相本行品第八先明念佛三昧能滅大罪次文殊菩薩十方十佛四方四佛財首菩薩釋迦如來阿難尊者各言本修念佛三

    觀像品第九彌勒為末世眾生請問佛為廣說觀像除罪方法

    念七佛品第十念十方佛品第十一密行品第十二言得三昧者當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貢高次復說種種喻以喻念佛三昧結名受持阿難復問無見頂相佛入頂三昧海現大勝相眾倍獲益

  • 佛說彌勒成佛經(一卷) 貞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經行波沙山頂說偈集眾舍利弗請問彌勒菩薩成佛時事佛為說其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轉法輪度人見迦葉乃至法住等事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六紙半) 貞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佛在祇園因阿難請為說彌勒下生成佛之事與前經大同小異

    • 佛說彌勒來時經(二紙餘) 貞

      附東晉第四譯

    • 佛說彌勒下生經(六紙餘) (一名彌勒當來成佛) 貞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第三譯

    •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五紙) 貞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第六譯

      舍利子以偈問佛以偈答三經皆與前同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一卷) 貞

    劉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在祇園放金色身光并現化佛唱千佛始末名大眾雲集佛出舌相放千光明現無量化佛說諸陀羅尼法彌勒菩薩聞[A17]得百萬億陀羅尼門住佛前優波離請問此人命終生於何處佛為說兜率天中莊嚴之事作此觀者皆得往生彼天侍下生得菩提記

  • 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四紙) (南賢北信)

大乘單本失譯人名

佛住寂滅道場彌勒來見梵志問其往因佛言去有彌勒佛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一切智光明婆羅門聞經發心入山修行絕糧七日白兔母子捨身供之仙人不食即今之彌勒白兔母子即今釋迦及羅睺羅

  •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六紙半) 仝上

    新附三秦錄

    佛住竹園有婆須蜜多比丘緣樹上下與八萬四千金色獼猴跳戲大眾譏嫌頻婆娑羅大王詣佛問之佛言比丘即是師子月佛補彌勒處并說獼猴往因授菩提記

  •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四紙欠) 維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佛在祇園於後夜分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諸化阿難集眾跋陀婆羅問其始末佛為略說觀文殊法及說示滅起塔種種佛事

  •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 (南得北知)

    劉宋西域沙門畺良耶舍譯

    佛在青蓮華池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一萬菩及十億十方菩薩五百離車子俱佛入普光三身毛放光化七寶蓋現十方事又放眼光照藥王藥上二菩薩頂住其頂上如金剛山十方諸佛皆悉映現長者子寶積請問觀法佛言具五因緣方得聞此二菩薩名二菩薩遂各說咒復以瓔珞供佛住佛肩上如須彌山山有梵宮十方十佛宮中華讚二菩薩所說神咒佛即授二菩薩記說觀法說五十三佛名次為阿難說二菩薩往昔因緣

  • 地藏菩薩本願經(二卷流通本作三卷) (南思北斯)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方諸佛菩薩集會讚歎如來含笑放光明雲出微妙音十方天龍鬼神亦皆集會佛為文殊菩薩說地藏菩薩往因

    分身集會品第二十方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與諸受化眾生來見世尊世尊摩頂付囑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摩耶夫人問業報所感惡趣地藏略答五無間事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定自在王菩薩更問往因佛又略說二事四天王請問菩薩大願方便佛述其所說報應之

    地獄名號品第五普賢菩薩問地藏菩薩答

    如來讚歎品第六佛放身光出大音聲讚歎地藏菩薩普廣菩薩請問利益佛為廣說

    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薩白佛普勸眾生斷惡修善辨長者請問薦亡功德地藏為說七分獲一

    羅王眾讚歎品第八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菩薩神力俱詣忉利請問眾生不依善道之故佛以如迷路人喻之次有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各發善願佛讚印之并授主命道記

    稱佛名號品第九藏菩薩為利眾生演說過去諸佛名號功德

    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地藏請問佛分別答

    神護法品第十一堅牢地神明供像十利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佛放頂光妙音稱讚地藏菩薩世音菩薩請問不思議事佛分別答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佛又摩地藏頂以諸眾生付囑令度為虛空藏菩薩說見像聞經二十八益又說七益

  • 佛說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三紙餘) (有宣律師序) (南賢北景)

    唐中印土沙門那提譯

    佛在耆闍崛山有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大會莊嚴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羅供八菩薩所致謂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執金剛主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止諸障菩薩地藏菩薩

  • 佛說八大菩薩經(一紙半)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佛在祇園與千二百五十苾芻及八大菩薩俱妙吉祥菩薩聖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又有無能勝等諸大菩薩皆來會坐佛為舍利弗說東方五佛名善精進吉祥如來普照如來吉祥如來印捺囉計都特嚩惹王如來功德光自在王如來

  • 六菩薩名亦當誦持經(一紙) (南籍北既)

    後漢失譯人名見費長房錄

    師子戲菩薩師子奮迅菩薩師子幡菩薩師子作菩薩堅勇精進菩薩擊金剛慧菩薩又四菩薩陰蓋菩薩寂根菩薩慧威菩薩不離菩薩

  •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四紙半) (前有宣律師序) 維

    唐中印土沙門那提譯

    佛在給孤獨園與五百比丘無央數菩薩及人天八部俱離垢慧請問於如來所云何恭敬禮拜供佛先示五輪著地應發五願次示十方佛名示皈依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之法

閱藏知津卷第五

  (比丘海華助銀十二兩
  比丘法朗助銀四兩 共刻
 閱藏知津壹冊計四卷
  普願見聞頓開佛慧成就菩提者)

己【CB】,巳【嘉興】 己【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己【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