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述 總五八二部 四一七二卷
章疏部 二〇〇部 一七八七卷
一五〇五 無量壽經義疏 二卷。 隋慧遠撰。梁普通四~隋開皇一二(五二三~五九二)。
一五〇六 無量壽經義疏 一卷。 唐吉藏撰。梁太清三~唐武德六(五四九~六二三)。
一五〇七 勝鬘經義記 一卷(原二卷,現存卷上)。 隋慧遠撰。
一五〇八 勝鬘經寶窟 六卷。 唐吉藏撰。
一五〇九 勝鬘經述記 二卷。 唐窺基貞觀六~永淳元(六三二~六八二)說,義令記。
一五一〇 注維摩詰經 一〇卷。 姚秦僧肇等撰。符秦建元二〇~姚秦弘始一六(三八四~四一四)。
一五一一 維摩經義記 八卷。 隋慧遠撰。
一五一二 維摩經玄疏 六卷。 隋智顗撰。梁中大通三~隋開皇一七(五三一~五九七)。
一五一三 維摩經略疏 一〇卷。 隋智顗說,唐湛然略。景雲二~建中三(七一一~七八二)。
一五一四 維摩經疏記 三卷。 唐湛然撰。
一五一五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一〇卷。 朱智圓撰。大中祥符八(一〇一五)。
一五一六 淨名玄論 八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一七 維摩經義疏 六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一八 說無垢稱經疏 六卷。 唐窺基撰。咸豐三~五(六七二~六七四)。
一五一九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 二卷。 唐道液撰。上元元(七六〇)。
一五二〇 淨名經關中釋鈔 二卷。 唐道液撰。
一五二二 入楞伽經心玄義 一卷。 唐法藏撰。貞觀一七~先天元(六五三~七一二)。
一五二三 楞伽經註 二卷。 (原卷不詳,現存二、五卷)唐智嚴撰。
一五二四 楞伽經集註 四卷。 宋正受集。慶元中(一一九五~一二〇〇)。
一五二六 解深密經疏 九卷(原一〇卷,缺卷一〇)。唐園測撰。隋大業九~唐萬歲通天元(六一三~六九六)。
一五二七 大乘密嚴經疏 三卷(原四卷,缺卷一)。唐法藏撰。
一五二八 大乘稻芉經隨聽疏 一卷。 唐法成撰。
一五二九 大般若經關法 六卷。 宋大隱編。
一五三〇 大品游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三一 大品經義疏 一〇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三二 大般若經理趣分述贊 三卷。 唐窺基撰。
一五三三 金剛經疏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五三四 金剛經義疏 四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三五 金剛經註疏 三卷。 唐慧淨撰。陳太建一〇~唐貞觀一九(五七八~六四五)。
一五三六 金剛經略疏 二卷。 唐智儼撰。隋仁壽二~唐總章元(六〇二~六六八)。
一五三七 金剛經贊述 二卷。 唐窺基撰(?)。
一五三八 金剛般若經旨贊 二卷。 唐曇曠撰。
一五三九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七卷。 唐宗密述,宋子璿記。天聖二(一〇二四)。
一五四〇 金剛經集解 四卷。 宋楊圭編。
一五四二 略明般若末後一頌贊述 一卷。 唐義淨撰。景雲二(七一一)。
一五四三 般若心經疏 一卷。 唐慧淨撰。
一五四四 般若心經疏 一卷。 唐靖邁撰。
一五四五 般若心經幽贊 二卷。 唐窺基撰。
一五四六 般若心經贊 一卷。 唐圓測撰。
一五四七 般若心經略疏 一卷。 唐法藏撰。
一五四八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二卷。 宋師會撰。建炎元~淳熙七(一一二七~一一八〇)。
一五四九 般若心經註 一卷。 唐慧忠撰。
一五五〇 般若心經註 一卷。 唐淨覺撰。開元十五(七二七)。
一五五一 般若心經疏 一卷。 宋智圓撰。天禧元(一〇一七)。
一五五三 華嚴游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五五四 華嚴經搜玄記 九卷(原一〇卷缺卷四)。 唐智儼撰。
一五五五 華嚴經探玄記 二〇卷。 唐法藏撰。
一五五六 華嚴經文義綱目 一卷。 唐法藏撰。
一五五七 華嚴經關脈義記 一卷。 唐法藏撰。
一五五八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一五卷。 唐慧苑撰。
一五五九 華嚴經大意 一卷。 唐李通玄撰。開元七~一八(七一九~七三〇)。
一五六〇 新華嚴經論 四〇卷。 唐李通玄撰。
一五六一 華嚴經合論簡要 四卷。 明李贄撰。
一五六二 華嚴經決疑論 四卷。 唐李通玄撰。
一五六三 華嚴經疏科文 一〇卷。 唐澄觀撰。開元二六~開成四(七三八~八三九)。
一五六四 華嚴經疏鈔玄談 九卷。 唐澄觀撰。
一五六五 華嚴經疏 六〇卷。 唐澄觀撰。貞元三(七八七)。
一五六六 華嚴經疏演義鈔 八〇卷。 唐澄觀撰。
一五六七 華嚴經略策 一卷。 唐澄觀撰。
一五六八 華嚴經骨目 二卷。 唐湛然撰。
一五六九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 六卷。 唐澄觀疏、宗密鈔。
一五七〇 華嚴經要解 一卷。 宋戒環撰。
一五七一 華嚴經吞海集 三卷。 宋道通撰。
一五七二 彌勒經游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七三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 二卷。 唐窺基撰。
一五七四 觀無量壽經疏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五七五 觀無量壽經義疏 二卷。 隋慧遠撰。
一五七六 觀無量壽經義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五七七 觀無量壽佛經疏 四卷。 唐善導撰。?~龍朔二(?~六六二)。
一五七八 釋觀無量壽佛經記 一卷。 唐法聰撰。
一五七九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六卷。 宋知禮撰。天禧五(一〇二一)。
一五八〇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三卷。 宋元照撰。慶歷八~政和六(一〇四八~一一一六)。
一五八一 阿彌陀經義記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五八二 阿彌陀經義述 一卷。 唐慧淨撰。
一五八三 阿彌陀經通贊疏 三卷。 唐窺基撰。
一五八四 阿彌陀經義疏 一卷。 宋智圓撰。
一五八五 阿彌陀經義疏 一卷。 宋元照撰。
一五八六 阿彌陀經疏鈔 四卷。 明袾宏撰。萬歷一四~四三(一五三五~一六一五)。
一五八七 阿彌陀經要解 一卷。 明智旭撰。永歷元(一六四七)。
一五八八 普賢觀經義疏 二卷。 宋本如述。太平興國六~皇祐二(九八一~一〇五〇)。處咸續解。大中祥符九~元祐元(一〇一六~一〇八六)。
一五八九 大般涅槃經集解 七二卷。 梁寶亮等撰。天監八(五〇〇)。
一五九〇 涅槃經義記 二〇卷。 隋慧遠撰。
一五九一 涅槃經玄義 二卷。 隋灌頂撰。大業一〇(六一四)。
一五九二 涅槃經游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五九三 大涅槃經會疏 三六卷。 隋灌頂疏,唐湛然再治。
一五九四 涅槃經疏私記 一二卷。 唐行滿撰。貞元中(七八五~八〇四)。
一五九五 涅槃經疏私記 九卷。 唐道暹撰。
一五九六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四卷。 宋智圓撰。
一五九七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二〇卷。 宋智圓撰。
一五九八 金光明經玄義 三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五九九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六卷。 宋知禮撰。天聖元(一〇二三)。
一六〇〇 金光明經文句 六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〇一 金光明經文句記 一二卷。 宋知禮撰。天聖五(一〇二七)。
一六〇二 金光明經疏 一卷。 唐吉藏撰。
一六〇三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一〇卷。 唐慧沼撰。
一六〇四 法華經義記 八卷。 梁法雲撰。宋泰始三~梁大通三(四六七~五二九)。
一六〇五 法華經玄義 二〇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〇六 法華玄義釋籤 二〇卷。 唐湛然撰。廣德二(七六四)。
一六〇七 法華經文句 二〇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〇八 法華文句記 三〇卷。 唐湛然撰。
一六〇九 法華經玄論 一〇卷。 唐吉藏撰。
一六一〇 法華經游意 二卷。 唐吉藏撰。
一六一一 法華經義疏 一二卷。 唐吉藏撰。
一六一二 法華經玄贊 二〇卷。 唐窺基撰。
一六一三 法華玄贊義決 一卷。 唐慧沼撰。永徽元~開元二(六五〇~七一四)。
一六一四 法華玄贊攝釋 四卷。 唐智周撰。儀鳳三~開元二一(六七八~七三三)。
一六一五 法華玄贊決擇記 二卷(原八卷,現存初二卷)。 唐崇俊撰。
一六一六 法華玄贊要集 三一卷(原三五卷、缺卷二二、二三、三〇、三二)。唐栖復撰。
一六一七 法華經大意 一卷。 唐湛然撰。
一六一八 法華五百問論 三卷。 唐湛然撰。
一六一九 妙法蓮華經要解 七卷。 宋戒環撰。
一六二〇 法華經綸貫 一卷。 明智旭撰。
一六二一 觀音玄義 二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二二 觀音玄義記 四卷。 宋知禮撰。
一六二三 觀音義疏 二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二四 觀音義疏記 四卷。 宋知禮撰。
一六二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四卷。 宋智園撰。大中祥符二(一〇〇九)。
一六二六 人本欲生經註 一卷。 晉道安撰。建興二~太元一〇(三一四~三八五)。
一六二七 溫室經義記 一卷。 隋慧遠撰。
一六二八 溫室經疏 一卷。 唐慧沼撰。
一六二九 盂蘭盆經疏 二卷。 唐宗密撰。
一六三〇 四十二章經註 一卷。 宋守遂註,明了童補。
一六三一 圓覺經大疏 一二卷。 唐宗密撰。長慶三(八二三)。
一六三二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一三卷。 唐宗密撰。
一六三三 圓覺經略疏 四卷。 唐宗密撰。
一六三四 圓覺經略疏鈔 一二卷。 唐宗密撰。
一六三五 圓覺經鈔辨疑誤 二卷。 宋觀復撰。紹興一六(一一四六)。
以上經疏
一六三六 四分律比丘含註戒本 三卷。 唐道宣撰 貞觀四(六三〇)。
一六三七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 二一卷。 宋元照撰。元祐三(一〇八八)。
一六三八 四分比丘戒本疏 二卷。 唐定賓撰。開元元~二九(七一三~七四一)。
一六三九 四分比丘尼鈔 六卷。 唐道宣撰。
一六四〇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 二卷。 唐道宣撰。貞觀九(六三五)。
一六四一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 八卷。 唐道宣撰。貞觀二二(六四八)。
一六四二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正源記 八卷。 宋允堪撰。皇祐三(一〇五一)。
一六四三 四分律隨機羯磨疏濟緣記 二二卷。 宋元照撰。
一六四四 僧羯磨 三卷。 唐懷素撰。武德七~萬歲通天二(六二四~六九七)。
一六四五 尼羯磨 三卷。 唐懷素撰。上元三(六七六)。
一六四六 四分律疏 二〇卷。 唐法礪撰。武德九(六二六)。
一六四七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 八卷(原一〇卷,缺卷一、七)。 唐定賓撰。
一六四八 四分律開宗記 二〇卷。 唐懷素撰。
一六四九 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 一二卷。 唐道宣撰。武德九(六二六)。
一六五〇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一六卷。 宋元照撰。
一六五一 四分律拾毘尼義鈔 四卷(原六卷,缺下二卷)。 唐道宣撰。貞觀元(六二七)。
一六五二 毘尼關要 一六卷。 清德基撰。康熙二七(一六八八)。
一六五三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 二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六五四 天台菩薩戒疏 三卷。 唐明曠刪補。大歷一二(七七七)。
一六五五 梵網戒本疏 六卷。 唐法藏撰。
一六五六 菩薩戒本箋要 一卷。 明智旭撰。永歷五(一六五一)。
一六五七 菩薩戒羯磨義釋 一卷。 明智旭撰。
以上律疏
一六五八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二卷。 後魏曇鸞撰。承明元~興和四(四七六~五四二)。
一六五九 四法經論廣釋開決記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六六〇 佛地經論疏 六卷。 唐靖邁撰。
一六六一 十地論義記 二卷(原一〇卷,現存卷一、三)。 北周法上撰。
一六六二 大智度論疏 七卷(原卷不詳,現存卷一、六、一四、一五、一七、二一、二四)。 北周慧影撰。
一六六三 金剛般若經論會譯 三卷。 唐窺基撰。
一六六四 法華經論疏 三卷。 隋吉藏撰。
一六六五 三論游意義 一卷。 隋□碩撰。
一六六六 三論玄義 二卷。 唐吉藏撰。
一六六七 中論疏 一〇卷(卷上末殘)。 唐吉藏譯。隋大業中(六〇五~六一六)。
一六六八 十二門論疏 三卷。 唐吉藏撰。隋大業四(六〇八)。
一六六九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二卷。 唐法藏撰。
一六七〇 百論疏 九卷。 唐吉藏撰。隋大業四(六〇八)。
一六七一 廣百論疏釋論 一卷(原一〇卷,現存卷一)。 唐文軌撰。
一六七二 大乘四論玄義 七卷(原一〇卷,缺卷一、三、四)。 唐慧均撰。
一六七三 掌珍論疏 一卷(原二卷,現存卷下)。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六七四 瑜伽論略纂 一六卷。 唐窺基撰。
一六七五 瑜伽論劫章頌 一卷。 唐窺基撰。
一六七六 瑜伽論記 四八卷。 新羅道倫撰。
一六七七 瑜伽師地論分明記 五卷。 唐法成說,智慧山記。
一六七八 瑜伽論手記 四卷。 唐法成說,談迅、福慧記。
一六七九 地持論義記 三卷(原一〇卷,現存卷三下、四上、五下)。 隋慧遠撰。
一六八〇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一卷。 唐窺基撰(?)。
一六八一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二卷。 唐普光撰。麟德元(六六四)。
一六八二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一卷。 唐義忠撰。
一六八三 大乘百法明門論顯幽鈔 三卷(原二〇卷,現存卷一末,二末,七末)。唐從芳撰。
一六八四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 一卷。 唐曇曠撰。
一六八五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 一卷。 唐曇曠撰。
一六八六 辨中邊論述記 三卷。 唐窺基撰。
一六八七 雜集論述記 一〇卷。 唐窺基撰。
一六八八 挕大乘論疏 二卷(原卷不詳,現存卷五、七)。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六八九 挕大乘義章 一卷(原一〇卷,現存卷四)。 唐道基撰。
一六九〇 唯識二十論述記 二卷。 唐窺基撰。
一六九一 唯識三十論要釋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六九二 成唯識論述記 二〇卷。 唐窺基撰。
一六九三 成唯識論別抄 四卷(原一〇卷,現存卷一、五、九、一〇)。 唐窺基撰。
一六九四 成唯識論樞要 四卷。 唐窺基撰。
一六九五 成唯識論樞要記 一卷(原二卷,現存卷上)。 唐智周撰。
一六九六 成唯識論了義燈 一四卷。 唐慧沼撰。
一六九七 成唯識論了義燈記 一卷(原二卷,現存卷下)。 唐智周撰。
一六九八 成唯識論演秘 一四卷。 唐智周撰。
一六九九 成唯識論義演 二六卷。 唐如理撰。
一七〇〇 成唯識論學記 八卷。 新羅太賢撰。
一七〇一 成唯識論義演 二二卷(原四〇卷,缺卷二、三、五、九、一〇、一三、一四、一六、一八、二一、~二五、二七、三六、三七、三九)。 唐清素撰。
一七〇二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一卷。 唐法藏撰。
一七〇三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附科) 三卷。 宋普觀撰。
一七〇四 因明正理門論述記 一卷 (原二卷,現存卷上)。 唐神泰撰。
一七〇五 因明入正理論疏 三卷。 唐文軌撰。
一七〇六 因明入正理論疏 六卷。 唐窺基撰。
一七〇七 因明入正理論續疏 一卷。 唐慧沼撰。
一七〇八 因明入正理論義斷 一卷。 唐慧沼撰。
一七〇九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一卷。 唐慧沼撰。
一七一〇 因明入正理論前記 三卷。 唐智周撰。
一七一一 因明入正理論後記 三卷(卷下殘)。 唐智周撰。
一七一二 相宗八要直解 八卷。 明智旭撰。
一七一三 俱舍論頌釋疏 三〇卷。 唐圓暉撰。
一七一四 俱舍論頌疏記 二九卷。 唐遁麟撰。
一七一五 俱舍論頌疏義鈔 六卷。 唐慧暉撰。
一七一六 俱舍論記 三〇卷。 唐普光撰。
一七一七 俱舍論疏 三〇卷。 唐法寶撰。
一七一八 俱舍論法宗原 一卷。 唐普光撰。
一七一九 順正理論述文記 二卷(原二四卷,現存九、一八)。 唐元瑜撰。
一七二〇 陰持入經註 二卷。 吳陳慧撰。
一七二一 異部宗輪論述記 一卷。 唐窺基撰。
一七二二 遺教經疏節要 一卷。 宋淨源撰。大中祥符四~元祐三(一〇一一~一〇八八)。
一七二三 遺教經論補註 一卷。 宋守遂註,明了童補。萬歷一四(一五八六)。
一七二四 大乘起信義疏 二卷。 隋慧遠撰(?)。
一七二五 起信論疏 二卷。 新羅元曉撰。
一七二六 起信論義記 三卷。 唐法藏撰。
一七二七 起信論註疏 四卷。 唐宗密撰。
一七二八 起信論疏筆削記 二〇卷。 宋子璿撰。天聖八(一〇三〇)。
一七二九 起信論裂網疏 六卷。 明智旭撰。永歷七(一六五三)。
一七三〇 釋摩訶衍論贊玄疏 五卷。 遼法悟撰。
以上論疏
一七三一 藥師本願經疏 一卷。 唐慧觀撰。永淳元(六八二)(?)。
一七三二 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決 一卷。 唐不空撰。神龍元~大歷九(七〇五~七七四)。
一七三三 大日經義釋 一四卷。 唐一行記,智儼、溫古等再治。開元一三~一五(七二五~七二七)。
一七三四 大日經義釋演秘鈔 一〇卷。 遼覺苑撰。 大康三(一〇七七)。
一七三五 大毘廬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二卷。 唐不可思議撰。大中元(八四七)。
一七三六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一卷。 唐慧沼撰。
一七三七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 二卷。 唐法崇撰。廣德中(七六三~七六四)。
一七三八 仁王經疏 六卷。 唐吉藏撰。
一七三九 仁王經疏 六卷。 唐圓測撰。
一七四〇 仁王經(新譯)疏 七卷。 唐良賁撰。永泰二(七六六)。
一七四一 仁王經疏神寶記 四卷。 宋善月撰。紹定三(一二三〇)。
一七四二 楞嚴經義疏註經(附科) 一一卷。 宋子璿撰。天聖八(一〇三〇)。
一七四三 楞嚴經義疏釋要鈔 六卷。 宋懷遠撰。嘉祐六(一〇六一)。
一七四四 楞嚴經集註 一〇卷。 宋思坦撰。
以上密教經軌疏(疑偽經疏附)
一七四五 大乘大義章 三卷。 姚秦鳩摩羅什答慧遠問。
一七四六 二諦義 三卷。 唐吉藏撰。
一七四七 大乘義章 二五卷。 隋慧遠撰。
一七四八 大乘法苑義林章 一四卷。 唐窺基撰。
一七四九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缺 三卷(原卷不詳,現存卷四、七、八)。 唐慧沼撰。
一七五〇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 四卷。 唐智周撰。
一七五一 表無表章栖翫記 一卷。 宋守千撰。
一七五二 大乘入道次第章 一卷。 唐智周撰。
一七五三 大乘入道次第開決 一卷。 唐曇曠撰。
一七五四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四卷。 唐智儼撰。
一七五五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二卷。 唐法藏撰。
一七五六 華嚴發菩提心章 一卷。 唐法藏撰。
一七五七 註華嚴金師子章 一卷。 唐法藏撰。長安元(七〇一)。
一七五八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一卷。 宋淨源撰。元豐三(一〇八〇)。
一七五九 註華嚴經師子章 一卷。 宋承遷撰。
一七六〇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四卷。 唐法藏撰。
一七六一 華嚴一乘教義章義苑疏 一〇卷。 宋道亭撰。元祐五(一〇九〇)。
一七六二 華嚴一乘教義章復古記 六卷。 宋師會述,善熹註。乾道中(一一六五~一一七三)。
一七六三 華嚴一乘教義章焚薪 二卷。 宋師會撰。紹熙三(一一九二)。
一七六四 扶焚薪 一卷。 宋希迪撰。隆興中(一一六三~一一六四)。
以上義章
論著部 一三四部 四六一卷
一七六五 肇論 一卷。 姚秦僧肇撰。
一七六六 肇論疏 三卷。 唐元康撰。
一七六七 註肇論疏 六卷。 宋遵式撰。乾德二~天聖十(九六四~一〇三二)。
一七六八 肇論新疏 三卷。 元文才撰。宋淳祐元~元大德六(一二四一~一三〇二)。
一七六九 肇論新疏游刃 三卷。 元文才撰。
一七七〇 寶藏論 一卷。 姚秦僧肇撰(?)。
一七七一 大乘玄論 五卷。 唐吉藏撰。
以上三論宗
一七七二 隨自意三昧 一卷。 陳慧思撰。魏延昌四~陳太建九(五一五~五七七)。
一七七三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二卷。 陳慧思撰。
一七七四 法華經安樂行義 一卷。 陳慧思撰。
一七七五 大乘止觀法門 四卷。 陳慧思撰(?)。
一七七六 釋摩訶般若波羅密經覺意三昧 一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七七七 法界次第初門 三卷。 隋智顗撰。
一七七八 四教義 一二卷。 隋智顗撰。
一七七九 天台八教大意 一卷。 隋灌頂撰。
一七八〇 天台四教儀 一卷。 高麗諦觀撰。
一七八一 摩訶止觀 二〇卷。 隋智顗撰。開皇一四(五九四)。
一七八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 四〇卷。 唐湛然撰。
一七八三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一二卷。 隋智顗說,法慎記。
一七八四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七八五 六妙法門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七八六 四念處 四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一七八七 止觀義例 二卷。 唐湛然撰。
一七八八 止觀大意 一卷。 唐湛然撰。
一七八九 觀心論 一卷。 隋智顗撰。
一七九〇 觀心論疏 五卷。 隋灌頂撰。
一七九一 十不二門 一卷。 唐湛然撰。
一七九二 十不二門指要鈔 二卷。 宋知禮撰。景德元(一〇〇四)。
一七九三 金剛錍 一卷。 唐湛然撰。
一七九四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一卷。 宋知禮述,繼忠集。景德四(一〇〇七)。
一七九五 四明十義書 二卷。 宋知禮撰。景德三(一〇〇六)。
一七九六 三千有門頌 一卷。 宋陳瓘撰。
一七九七 台宗十類因革論 四卷。 宋善月撰。紹興一九~淳祐元(一一四九~一二四一)。
一七九八 天台傳佛心印記 一卷。 元懷則撰。至大中(一三〇八~一三一一)。
一七九九 天台傳佛心印記註 二卷。 明傳燈撰。天啟七(一六二七)。
一八〇〇 性善惡論 六卷。 明傳燈撰。天啟元(一六二一)。
一八〇一 教觀綱宗 一卷。 明智旭撰。
以上天台宗
一八〇二 勸發菩提心集 三卷。 唐慧沼撰。
一八〇三 能顯中邊慧日論 四卷。 唐慧沼撰。
一八〇四 一乘佛性究竟論 一卷(原六卷,現存卷三)。 唐法寶撰。
以上慈恩宗
一八〇五 華嚴五教止觀 一卷。 唐杜順撰(?)。陳永定元~唐貞觀一四(五五七~六四〇)。
一八〇六 華嚴一乘十玄門 一卷。 唐智儼撰。
一八〇七 華嚴五十要問答 一卷。 唐智儼撰。
一八〇八 華嚴策林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〇九 華嚴經問答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一〇 華嚴經義海百門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一一 華嚴游心法界記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一二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一三 華嚴妄盡還源觀 一卷。 唐法藏撰。
一八一四 華嚴還源觀疏鈔補解(補法燈疏) 一卷。 宋淨源撰。元豐二(一〇七九)。
一八一五 三聖圓融觀門 一卷。 唐澄觀撰。
一八一六 五蘊觀 一卷。 唐澄觀撰。
一八一七 華嚴心要法門 一卷。 唐澄觀撰。
一八一八 華嚴心要法門註 一卷。 唐宗密撰。
一八一九 原人論 一卷。 唐宗密撰。
一八二〇 原人論發微錄 三卷。 宋淨源撰。大中祥符七(一〇一四)。
一八二一 華嚴原人論解 三卷。 元圓覺撰。
一八二二 華嚴原人論合解 二卷。 明楊嘉祚刪合。
一八二三 注華嚴法界觀 一卷。 唐杜順述(?),宗密註。
一八二四 華嚴法界玄鏡 二卷。 唐澄觀撰。
一八二五 釋華嚴十明論 一卷。 唐李通玄撰。
一八二六 評金剛錍 一卷。 宋善熹撰。紹熙五(一一九四)。
一八二七 賢首五教儀 六卷。 清續法撰。康熙五(一六六六)。
一八二八 一乘決疑論 一卷。 清彭際清撰 乾隆四六~五六(一七八一~一七九一)。
一八二九 文殊指南圖贊 一卷。 宋惟白撰。
以上賢首宗
一八三〇 受菩薩戒儀 一卷。 陳慧思撰。
一八三一 關中創立戒壇圖經 一卷。 唐道宣撰。乾封二(六六七)。
一八三二 中天竺舍衝國祇洹寺圖經 一卷。 唐道宣撰。乾封二(六六七)。
一八三三 量處輕重儀 二卷。 唐道宣撰。貞觀一一(六三七)輯,乾封二(六六七)重定。
一八三四 釋門歸敬儀 二卷。 唐道宣撰。龍朔元(六六一)。
一八三五 釋門章服儀 一卷。 唐道宣撰。顯慶四(六五九)。
一八三六 淨心誡觀法 二卷。 唐道宣撰。
一八三七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一卷。 唐道宣撰。
一八三八 律相感通傳 一卷。 唐道宣撰。乾封二(六六七)。
一八三九 護命放生儀軌法 一卷。 唐義淨撰。
一八四〇 受用三水要行法 一卷。 唐義淨撰。
一八四一 說罪要行法 一卷。 唐義淨撰。
一八四二 授菩薩戒儀 一卷。 唐湛然撰。
一八四三 佛制比丘六物圖 二卷。 宋元照撰。元豐三(一〇八〇)。
一八四四 衣缽名義章 一卷。 宋允堪撰。景德二~嘉祐六(一〇〇五~一〇六一)。
一八四五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園羯磨儀範 一卷。 元拔合思巴撰。至元七(一二七〇)。
一八四六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一卷。 元拔合思巴撰。至元七(一二七〇)。
以上律宗
一八四七 信心銘 一卷。 隋僧燦撰(?)。
一八四八 導凡趣聖悟解脫宗修心要論 一卷。 唐弘忍撰(?)。隋仁壽二~占元(六〇二~六七五)。
一八四九 禪宗永嘉集 一卷。 唐玄覺撰。麟德二~先天二(六六五~七一三)。
一八五〇 永嘉證道歌 一卷。 唐玄覺撰。
一八五一 觀心論 一卷。 唐神秀撰(?)。
一八五二 北宗五方便門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八五三 大乘無生方便門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一八五四 菩提達磨南宗定是非論 一卷。 唐神會說,獨孤沛記。開元二一(七三三)。
一八五五 南陽和上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 一卷。 唐神會說,記者不詳。
一八五六 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 一卷。 唐慧光集釋。
一八五七 頓悟入道要門論 二卷。 唐慧海撰。
一八五八 禪源諸詮集都序 四卷。 唐宗密撰。
一八五九 禪門師資承襲圖 一卷。 唐宗密撰。
一八六〇 宗門十規論 一卷。 後周文益撰。唐光啟元~後周顯德五(八八五~九五八)。
一八六一 宗鏡錄 一〇〇卷。 宋延壽撰。建隆二(九六一)。
一八六二 萬善同歸集 三卷。 宋延壽撰。
一八六三 唯心訣 一卷。 宋延壽撰。
一八六四 臨濟宗旨 一卷。 宋慧洪撰。熙寧四~建炎二(一〇七一~一一二八)。
一八六五 智證傳 一卷。 宋慧洪述,覺慈編。
一八六六 正法眼藏 六卷。 宋宗杲撰。紹興一七(一一四七)。
一八六七 曹洞五位顯訣 三卷。 宋慧霞編,廣輝釋。
一八六八 寶鏡三昧玄義 一卷。 宋雲軸撰。淳祐二~泰定元(一二四二~一三二四)。
一八六九 溈山警策註 一卷。 宋守遂撰。
一八七〇 人天眼目 六卷。 宋智昭撰。淳熙一五(一一八八)。
一八七一 五宗原 一卷。 明法藏撰。崇禎元(一六二八)。
一八七二 辟妄救略說 一〇卷。 明圜悟撰。崇禎一一(一六三七)。
一八七三 百丈清規 八卷。 元德輝重編。元統三(一三三五)。
一八七四 祖庭事苑 八卷。 宋善卿編。元符中(一〇九八~一一〇〇)。
一八七五 禪林寶訓 二卷。 宋淨善重集。淳熙中(一一七四~一一八九)。
一八七六 禪關策進 一卷。 明袾宏集。
一八七七 緇門崇行錄 一卷。 明袾宏集。萬歷一三(一八五八)。
以上禪宗
一八七八 略說安樂淨土義 一卷。 後魏曇鸞撰。
一八七九 淨土十疑論 一卷。 隋智顗撰(?)。
一八八〇 五方便念佛門 一卷。 隋智顗撰(?)。
一八八一 安樂集 二卷。 唐道綽撰。陳天嘉三~唐貞觀一九(五六二~六四五)。
一八八二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一卷。 唐善導撰。隋大業九~唐永隆二(六一三~六八一)。
一八八三 釋淨土群疑論 七卷。 唐懷感撰。
一八八四 淨土論 一卷。 唐迦才撰。貞觀中(六二七~六四九)。
一八八五 念佛鏡 二卷。 唐道鏡、善道共述。
一八八六 念佛三昧寶王論 三卷。 唐飛錫撰。天寶元(七四二)。
一八八七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一卷。 宋遵式撰。
一八八八 龍舒增廣淨土文 一二卷。 宋王日休撰。紹興三〇(一一六〇)。
一八八九 樂邦文類 五卷。 宋宗曉編。慶元六(一二〇〇)。
一八九〇 樂邦遺稿 二卷。 宋宗曉編。嘉泰四(一二〇四)。
一八九一 蓮宗寶鑒 一〇卷。 元普度撰。大德九(一三〇五)。
一八九二 淨土境觀要門 一卷。 元懷則撰。至大三(一三一一)。
一八九三 淨土生無生論 一卷。 明傳燈撰。
一八九四 西方合論 一〇卷。 明袁宏道撰。萬歷二七(一五九九)。
以上淨土教
一八九五 三階佛法 四卷。 隋信行撰。梁大同六~隋開皇十四(五四〇~五九四)。
一八九六 對報起行法 一卷。 隋信行撰。
一八九七 七階佛名 一卷。 隋信行撰。
一八九八 無盡藏法略說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以上三階教
語錄部(拈頌評唱附) 二三部 三〇三卷
一八九九 壇經 一卷。 唐慧能說,法海集。
一九〇〇 壇經 一卷。 元宗寶編。至元二七(一二九〇)。
一九〇一 古尊宿語錄 四八卷。 宋渭賾藏主集,明淨戒重校。
一九〇二 續古尊宿語錄 六卷。 宋師明集。
一九〇三 五家語錄 五卷。 明園信、郭凝之編。
一九〇四 四家語錄 六卷。 明代(?),集者不詳。
一九〇五 善慧大士語錄 四卷。 唐樓穎編。
一九〇六 龐居士語錄 三卷。 唐于頔編。
一九〇七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 一卷。 宋慧泉集。建炎中(一一二七~一一三〇)。
一九〇八 楊歧方會和尚語錄 一卷。 宋仁勇編。元祐三(一〇八八)。
一九〇九 園悟佛果禪師語錄 二〇卷。 宋紹隆等編。
一九一〇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一二卷。 宋蘊聞編。紹興四(一一三四)。
一九一一 宏智禪師廣錄 九卷。 宋宗法等編。乾道二(一一六六)。
一九一二 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三〇卷。 元慈寂編。
一九一三 紫柏尊者全集、別集 二九卷。 明達觀撰。嘉靖二二~萬歷三一(一五四三~一六〇三)。
一九一四 憨山大師夢游全集 五五卷。 明福善、通炯共編。
一九一五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四〇卷。 宋法應集、元普會續集。
一九一六 碧岩錄 一〇卷。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宣和七(一一二五)。
一九一七 佛果擊節錄 二卷。 宋重顯拈古,克勤擊節。
一九一八 從容庵錄 六卷。 宋正覺頌古,元行秀評唱。
一九一九 請益錄 二卷。 宋正覺拈古,元行秀評唱。
一九二〇 空谷集 六卷。 宋子青頌古,元從倫評唱。
一九二一 虛堂集 六卷。 宋子淳頌古,元從倫評唱。
纂集部 二三部 三〇四卷
一九二二 弘明集 一四卷。 梁僧祐撰。劉宋元嘉二二~梁天監一七(四四五~五一三)。
一九二三 廣弘明集 三〇卷。 唐道宣撰。麟德元(六六四)。
一九二四 集古今佛道論衡 四卷。 唐道宣撰。龍朔元~麟德元(六六一~六六四)。
一九二五 續集古今佛道論衡 一卷。 唐智昇撰。開元一八(七三〇)。
一九二六 釋迦譜 五卷。 梁僧祐撰。
一九二七 釋迦氏譜 一卷。 唐道宣撰。麟德二(六六五)。
一九二八 經律異相 五〇卷。 梁寶唱等撰。天監一五(五一六)。
一九二九 諸經要集 二〇卷。 唐道世撰。顯慶四(六五九)。
一九三〇 法苑珠林 一〇〇卷。 唐道世撰。總章元(六六八)。
一九三一 釋氏六帖 二四卷。 宋義楚撰。後晉開運二~後周顯德元(九四五~九五五)。
一九三二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 三卷。 唐道宣撰。麟德元(六六四)。
一九三三 集沙門不應拜俗儀 六卷。 唐彥悰撰。龍朔二(六六二)。
一九三四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一卷。 唐玄奘撰。
一九三五 大辨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六卷。 唐圓照撰。貞元一六(八〇〇)。
一九三六 四明尊者教行錄 七卷。 宋宗曉編。嘉泰二(一二〇二)。
一九三七 南海寄歸內法傳 四卷。 唐義淨撰。天授二(六九一)。
一九三八 大宋僧史略 三卷。 宋贊寧撰。咸平二(九九九)。
一九三九 釋氏要覽 三卷。 宋道誠撰。天禧三(一〇一九)。
一九四〇 國清百錄 四卷。 隋灌頂撰。
一九四一 台宗精英集 五卷。 宋普容撰。
一九四二 陀羅尼雜集 十卷。 梁代,作者不詳。
一九四三 顯密園通成佛心要集 二卷。 遼道㲀撰。應歷八(九五八)。
一九四四 密咒園音往生集 一卷。 夏智廣、慧真撰。天慶七(一二〇〇)。
史傳部(地誌等附) 六八部 六七六卷
一九四五 歷代三寶記 二〇卷。 隋費長房撰。開皇一七(五九七)。
一九四六 釋門正統 八卷。 宋宗鑒撰。嘉熙元(一二三七)。
一九四七 佛祖統記(附續記) 五五卷。 宋志磐撰。咸淳五(一二六九)。
一九四八 隆興編年通論 二九卷。 宋祖琇撰。隆興二(一一六四)。
一九四九 釋氏通鑒 一二卷。 宋本覺撰。
一九五一 釋氏稽古略 四卷。 元覺岸撰。至正一四(一三五四)。
一九五二 釋氏稽古略續集 三卷。 明幻輪撰。崇禎一一(一六三八)。
一九五三 宗統編年 三二卷。 清紀蔭撰。康熙二八(一六八九)。
一九五四 高僧傳 一四卷。 梁慧皎撰。天監一八(五一九)。
一九五五 續高僧傳 三〇卷。 唐道宣撰。貞觀一九(六四五)。
一九五六 宋高僧傳 三〇卷。 宋贊寧等撰。端拱元(九八八)。
一九五七 補續高僧傳 二六卷。 明明河撰。
一九五八 大明高僧傳 八卷。 明如惺撰。萬歷四五(一六一七)。
一九五九 僧寶正續傳 七卷。 宋祖琇撰。
一九六〇 禪林僧寶傳 三〇卷。 宋慧洪撰。宣和初(一一一九)。
一九六一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 一五卷。 清自融、性磊同撰。
一九六二 比丘尼傳 四卷。 梁寶唱撰。 天監一六(五一七)。
一九六三 居士傳 五六卷。 清彭際清撰。乾隆三五~四〇(一七七〇~一七七五)。
一九六四 大唐西域救法高僧傳 二卷。 唐義淨撰。天授二(六九一)。
一九六五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一卷。 隋灌頂撰。仁壽元(六〇一)。
一九六六 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 三卷。 唐彥悰撰。貞觀一四~二三(六四〇~六四九)。
一九六七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一卷。 唐冥祥撰。麟德元(六六四)。
一九六八 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 一卷。 唐劉軻撰。開成二(八三七)。
一九六九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一〇卷。 唐慧立撰,彥悰箋。垂拱四(六八八)。
一九七〇 唐大薦福寺法藏和尚傳 一卷。 新羅崔致遠撰。唐天復四(九〇四)。
一九七一 善無畏三藏行狀併碑銘 一卷。 唐李華撰。乾元元(七五八)。
一九七二 不空三藏行狀 一卷。 唐趙遷撰。大歷中(七六六~七七九)。
一九七三 大唐青龍寺三朝供奉大德(惠果)行狀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寶歷二(八二六)。
一九七四 華嚴經傳記 五卷。 唐法藏撰。
一九七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一卷。 唐慧英撰,胡幽貞纂。
一九七六 弘贊法華傳 一〇卷。 唐慧祥撰。乾封二(六六七)。
一九七七 法華傳記 一〇卷。 唐僧祥撰。
一九七八 天台九祖傳 一卷。 宋士衡撰。嘉定元(一二〇八)。
一九七九 釋門自鏡錄 二卷。 唐懷信撰。
一九八〇 三寶感應要略錄 三卷。 宋非濁撰。
一九八一 楞伽師資記 一卷。 唐淨覺撰。
一九八二 歷代法寶記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一九八三 傳法寶記序 一卷。 唐杜朏撰。
一九八四 祖堂集 二〇卷。 南唐靜筠撰。保大一〇(九五二)。
一九八五 景德傳燈錄 三〇卷。 宋道原撰。景德元(一〇〇四)。
一九八六 五燈會元 二〇卷。 宋普濟撰。
一九八七 五燈會元續略 八卷。 明淨拄撰。崇禎一七(一六四四)。
一九八八 續傳燈錄 三六卷。 明居頂撰。洪武中(一三六八~一三九八)。
一九八九 增集續傳燈錄 六卷。 明文琇撰。
一九九〇 傳法正宗記併定祖圖 九卷。 宋契嵩撰。嘉祐六(一〇六一)。
一九九一 傳法正宗論 二卷。 宋契嵩撰。嘉祐六(一〇六一)。
一九九二 寶林傳 七卷(原九卷,現缺卷七、九)。 唐智炬撰。
一九九三 錦江傳燈 二〇卷。 清通醉撰。
一九九四 黔南會燈錄(附續補) 八卷。 清如純撰。
一九九五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 一卷。 唐文諗、少康撰。
一九九六 淨土往生傳 三卷。 宋戒珠撰。熙寧中(一〇八六~一〇七七)。
一九九七 往生傳 三卷。 明袾宏撰。萬歷一二(一五八四)。
一九九八 兩部大法相承師資傳法記 二卷。 唐海雲撰。大和八(八三四)。
一九九九 宗教律諸宗演派 一卷。 清守一編。
二〇〇〇 西藏喇嘛溯源 一卷。 清守一編。
二〇〇一 歷游天竺記 一卷。 晉法顯撰。義熙一二(四一六)。
二〇〇二 大唐西域記 一二卷。 唐玄奘撰。貞觀二〇(六四六)。
二〇〇三 釋迦方誌 二卷。 唐道宣撰。
二〇〇四 悟空入竺記 一卷。 唐圓照撰。
二〇〇五 敦煌錄 一卷。 唐代,作者不詳。
二〇〇六 洛陽伽蘭記 五卷。 後魏楊衒之撰。武定五(五四七)。
二〇〇七 寺塔記 一卷。 唐段成式撰。會昌三~大中七(八四三~八五三)。
二〇〇八 南朝寺考 六卷。 清劉世珩撰。
二〇〇九 古清涼傳 二卷。 唐慧祥撰。永隆元~弘道元(六八〇~六八三)。
二〇一〇 廣清涼傳 三卷。 宋延一撰。嘉祐五(一〇六〇)。
二〇一一 續清涼傳 二卷。 宋張商英撰。
二〇一二 補陀洛迦山傳 一卷。 元盛熙明撰。至正二一(一三六一)。
音義部(悉曇法數等附) 一九部 二九五卷
二〇一三 一切經音義 二五卷。 唐玄應撰。
二〇一四 一切經音義 一〇〇卷。 唐慧琳撰。元和二(八〇七)。
二〇一五 續一切經音義 一〇卷。 遼希麟撰。
二〇一六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 二卷。 唐慧苑撰。
二〇一七 法華經為為章 一卷。 唐窺基撰。
二〇一八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三〇卷。 後晉可洪撰。
二〇一九 紹興重雕大藏音 三卷。 宋處觀撰。熙寧三~元祐八(一〇七〇~一〇九三)。
二〇二〇 龍龕手鏡 四卷。 遼行均撰。統和一五(九九七)。
二〇二一 翻梵語 一〇卷。 梁寶唱撰(?)。
二〇二二 梵唐千字文 一卷。 唐義淨撰。
二〇二三 唐梵文字 一卷。 唐全真撰。開成四(八三九)。
二〇二四 梵語雜名 一卷。 唐禮言集。
二〇二五 唐梵兩語雙對集 一卷。 唐僧怛多蘖多等集。
二〇二六 翻譯名義集 七卷。 宋法雲編。紹興一三(一一四三)。
二〇二七 悉曇字記 一卷。 唐智廣撰。元和元(八〇六)。
二〇二八 景祐天竺字源 七卷。 宋惟淨等編。
二〇二九 法門名義集 一卷。 唐李師政撰。武德元(六一八)。
二〇三〇 大明三藏法數 五〇卷。 明一如等編。永樂一七(一四一九)。
二〇三一 教乘法數 四〇卷。 明園瀞編。
目錄部(提要附) 二二部 二四七卷
二〇三二 出三藏記集 一五卷。 梁僧祐集。天監九~一七(五一〇~五一八)。
二〇三三 眾經目錄 七卷。 隋法經等撰。開皇一四(五九四)。
二〇三五 眾經目錄 五卷。 唐靜泰撰。龍朔三~麟德二(六六三~六六五)。
二〇三六 大唐內典錄 一〇卷。 唐道宣撰。麟德元(六六四)。
二〇三七 續大唐內典錄 一卷。 唐智昇撰。開元一八(七三〇)。
二〇三八 古今譯經圖紀 四卷。 唐靖邁撰。貞觀中(六二七~六四九)。
二〇三九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一五卷。 唐明佺等撰。天冊萬歲元(六九五)。
二〇四〇 續古今譯經圖紀 一卷。 唐智昇撰。開元一八(七三〇)。
二〇四一 開元釋教錄 二〇卷。 唐智昇撰。開元一八(七三〇)。
二〇四二 開元釋教錄略出 四卷。 唐智昇撰。開元一八(七三〇)。
二〇四三 開元釋教廣品歷章 一三卷(原三〇卷,缺卷一、二、一一、一六、一八、三〇)。 唐玄逸撰。
二〇四四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 三卷。 唐圓照撰。貞元一〇(七九四)。
二〇四五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三〇卷。 唐圓照撰。貞元一六(八〇〇)。
二〇四六 續貞元釋教錄 一卷。 南唐恒安撰。保大三(九四五)。
二〇四七 大中祥符法寶錄 一六卷(原二二卷,缺卷一、二、九、一三、二一及總目)。 宋趙安仁等撰。大中祥符八(一〇一五)。
二〇四八 天聖釋教總錄 二卷(冊改。原三冊,現存上、中殘冊)。 宋惟淨等撰。天聖五(一〇二七)。
二〇四九 景祐新修法寶錄 一四卷(原二一卷,缺卷三、五、七、一一、一五、一九、二〇)。 宋呂夷簡等撰。景祐三(一〇三六)。
二〇五〇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一〇卷。 元慶吉祥等撰。至元二二(一二八五)。
二〇五一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一三卷。 宋惟白撰。崇寧三(一一〇四)。
二〇五二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一〇卷。 宋王古撰。
二〇五三 閱藏知律 四八卷。 明智旭撰。永歷八(一六五四)。
雜撰部(護教懺儀附) 三三部 九九卷
二〇五四 北山錄 一〇卷。 唐神清撰,慧寶註。元和元(八〇六)。
二〇五五 雲臥紀譚 二卷。 宋曉瑩撰。紹興二五(一一五五)。
二〇五六 叢林盛事 二卷。 宋道融撰。
二〇五七 羅湖野錄 二卷。 宋曉瑩撰。
二〇五八 林間錄 二卷。 宋慧洪撰。
二〇五九 林間錄後集 一卷。 宋慧洪撰。
二〇六〇 人天寶鑒 一卷。 宋曇秀撰。紹定三(一二三〇)。
二〇六一 枯崖漫錄 三卷。 宋圓悟撰。景定中(一二六〇~一二六四)。
二〇六二 破邪論 二卷。 唐法琳撰。武德五(六二二)。
二〇六三 辨正論 八卷。 唐法琳撰。
二〇六四 十門辨惑論 三卷。 唐復禮撰。永隆二(六八一)。
二〇六五 甄正論 三卷。 唐玄嶷撰。
二〇六六 護法論 一卷。 宋張商英撰。大觀四(一一一〇)。
二〇六七 鐔津文集 一九卷。 宋契嵩撰。
二〇六八 辨偽錄 五卷。 元祥邁撰。至元二八(一二九一)。
二〇六九 三教平心論 二卷。 元劉謐撰。
二〇七一 立誓願文 一卷。 陳慧思撰。永定二(五五八)。
二〇七二 方等三昧行法 一卷。 隋智顗說,灌頂記。
二〇七三 法華三昧懺儀 一卷。 隋智顗撰。
二〇七四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一卷。 唐湛然撰。
二〇七五 慈悲道場懺法 一〇卷。 梁代,作者不詳。武帝代(五〇二~五四九)。
二〇七六 慈悲水懺法 三卷。 唐知玄撰。
二〇七七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一卷。 宋遵式撰。
二〇七八 金光明最勝懺儀 一卷。 宋知禮撰。
二〇七九 釋迦如來涅槃禮懺文 一卷。 宋淳岳撰。淳化三~治平元(九九二~一〇六四)。
二〇八〇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一卷。 宋遵式撰。
二〇八一 贊阿彌陀佛偈 一卷。 後魏曇鸞撰。
二〇八二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贊 一卷。 唐善導撰。
二〇八三 往生禮贊偈 一卷。 唐善導撰。
二〇八四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 一卷。 唐善導撰。
二〇八五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 二卷。 唐法照撰。大歷中(七六六~七七九)。
二〇八六 往生爭土懺願儀 一卷。 宋遵式撰。大中祥符八(一〇一五)。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呂澂佛學著作集 第 6 冊 No. 6 歷朝藏經略考及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3-09-1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呂澂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大千出版社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