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录背景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第十一
- 第十二
- 第十三
- 第十四
- 第十五
- 第十六
- 第十七
- 第十八
- 第十九
- 第二十
- 第二十一
- 第二十二
- 第二十三
- 第二十四
- 第二十五
- 第二十六
- 第二十七
- 第二十八
- 第二十九
- 第三十
- 第三十一
- 第三十二
- 第三十三
- 第三十四
- 第三十五
- 第三十六
- 第三十七
- 第三十八
- 第三十九
- 第四十
- 第四十一
- 第四十二
- 第四十三
- 第四十四
- 第四十五
- 第四十六
- 第四十七
- 第四十八
- 第四十九
- 第五十
- 第五十一
- 第五十二
- 第五十三
- 第五十四
- 第五十五
- 第五十六
- 第五十七
- 第五十八
- 第五十九
- 第六十
- 第六十一
- 第六十二
- 第六十三
- 第六十四
- 第六十五
- 第六十六
- 第六十七
- 第六十八
- 第六十九
- 第七十
- 第七十一
- 第七十二
- 第七十三
- 第七十四
- 第七十五
- 第七十六
- 第七十七
- 第七十八
- 第七十九
- 第八十
- 第八十一
- 第八十二
- 第八十三
- 第八十四
- 第八十五
- 第八十六
- 第八十七
- 第八十八
- 第八十九
- 第九十
- 第九十一
- 第九十二
- 第九十三
- 第九十四
- 第九十五
- 第九十六
- 第九十七
- 第九十八
- 第九十九
- 第一百
- 第一百零一
- 第一百零二
- 第一百零三
- 第一百零四
- 第一百零五
- 第一百零六
- 第一百零七
- 第一百零八
- 第一百零九
- 第一百十
- 第一百十一
- 第一百十二
- 第一百十三
- 第一百十四
- 第一百十五
- 第一百十六
- 第一百十七
- 第一百十八
- 第一百十九
- 第一百二十
- 第一百二十一
- 第一百二十二
- 第一百二十三
- 第一百二十四
- 第一百二十五
- 第一百二十六
- 第一百二十七
- 第一百二十八
- 第一百二十九
- 第一百三十
- 第一百三十一
- 第一百三十二
- 第一百三十三
- 第一百三十四
- 第一百三十五
- 第一百三十六
- 第一百三十七
- 第一百三十八
- 第一百三十九
- 第一百四十
- 第一百四十一
- 第一百四十二
- 第一百四十三
- 第一百四十四
- 第一百四十五
- 第一百四十六
- 第一百四十七
- 第一百四十八
- 第一百四十九
- 第一百五十
- 第一百五十一
- 第一百五十二
- 第一百五十三
- 第一百五十四
- 第一百五十五
- 第一百五十六
- 第一百五十七
- 第一百五十八
- 第一百五十九
- 第一百六十
- 第一百六十一
- 第一百六十二
- 第一百六十三
- 第一百六十四
- 第一百六十五
- 第一百六十六
- 第一百六十七
- 第一百六十八
- 第一百六十九
- 第一百七十
- 第一百七十一
- 第一百七十二
- 第一百七十三
- 第一百七十四
- 第一百七十五
- 第一百七十六
- 第一百七十七
- 第一百七十八
- 第一百七十九
- 第一百八十
- 第一百八十一
- 第一百八十二
- 第一百八十三
- 第一百八十四
- 第一百八十五
- 第一百八十六
- 第一百八十七
- 第一百八十八
- 第一百八十九
- 第一百九十
- 第一百九十一
- 第一百九十二
- 第一百九十三
- 第一百九十四
- 第一百九十五
- 第一百九十六
- 第一百九十七
- 第一百九十八
- 第一百九十九
- 第二百
- 第二百零一
- 第二百零二
- 第二百零三
- 第二百零四
- 第二百零五
- 第二百零六
- 第二百零七
- 第二百零八
- 第二百零九
- 第二百十
- 第二百十一
- 第二百十二
- 第二百十三
- 第二百十四
- 第二百十五
- 第二百十六
- 第二百十七
- 第二百十八
- 第二百十九
- 第二百二十
- 第二百二十一
- 第二百二十二
- 第二百二十三
- 第二百二十四
- 第二百二十五
- 第二百二十六
- 第二百二十七
- 第二百二十八
- 第二百二十九
- 第二百三十
- 第二百三十一
- 第二百三十二
- 第二百三十三
- 第二百三十四
- 第二百三十五
- 第二百三十六
- 第二百三十七
- 第二百三十八
- 第二百三十九
- 第二百四十
- 第二百四十一
- 第二百四十二
- 第二百四十三
- 第二百四十四
- 第二百四十五
- 第二百四十六
- 第二百四十七
- 第二百四十八
- 第二百四十九
- 第二百五十
- 第二百五十一
- 第二百五十二
- 第二百五十三
- 第二百五十四
- 第二百五十五
- 第二百五十六
- 第二百五十七
- 第二百五十八
- 第二百五十九
- 第二百六十
- 第二百六十一
- 第二百六十二
- 第二百六十三
- 第二百六十四
- 第二百六十五
- 第二百六十六
- 第二百六十七
- 第二百六十八
- 第二百六十九
- 第二百七十
- 第二百七十一
- 第二百七十二
- 第二百七十三
- 第二百七十四
- 第二百七十五
- 第二百七十六
- 第二百七十七
- 第二百七十八
- 第二百七十九
- 第二百八十
- 第二百八十一
- 第二百八十二
- 第二百八十三
- 第二百八十四
- 第二百八十五
- 第二百八十六
- 第二百八十七
- 第二百八十八
- 第二百八十九
- 第二百九十
- 第二百九十一
- 第二百九十二
- 第二百九十三
- 第二百九十四
- 第二百九十五
- 第二百九十六
- 第二百九十七
- 第二百九十八
- 第二百九十九
- 第三百
- 第三百零一
- 第三百零二
- 第三百零三
- 第三百零四
- 第三百零五
- 第三百零六
- 第三百零七
- 第三百零八
- 第三百零九
- 第三百十
- 第三百十一
- 第三百十二
- 第三百十三
- 第三百十四
- 第三百十五
- 第三百十六
- 第三百十七
- 第三百十八
- 第三百十九
- 第三百二十
- 第三百二十一
- 第三百二十二
- 第三百二十三
- 第三百二十四
- 第三百二十五
- 第三百二十六
- 第三百二十七
- 第三百二十八
- 第三百二十九
- 第三百三十
- 第三百三十一
- 第三百三十二
- 第三百三十三
- 第三百三十四
- 第三百三十五
- 第三百三十六
- 第三百三十七
- 第三百三十八
- 第三百三十九
- 第三百四十
- 第三百四十一
- 第三百四十二
- 第三百四十三
- 第三百四十四
- 第三百四十五
- 第三百四十六
- 第三百四十七
- 第三百四十八
- 第三百四十九
- 第三百五十
- 第三百五十一
- 第三百五十二
- 第三百五十三
- 第三百五十四
- 第三百五十五
- 第三百五十六
- 第三百五十七
- 第三百五十八
- 第三百五十九
- 第三百六十
- 第三百六十一
- 第三百六十二
- 第三百六十三
- 第三百六十四
- 第三百六十五
- 第三百六十六
- 第三百六十七
- 第三百六十八
- 第三百六十九
- 第三百七十
- 第三百七十一
- 第三百七十二
- 第三百七十三
- 第三百七十四
- 第三百七十五
- 第三百七十六
- 第三百七十七
- 第三百七十八
- 第三百七十九
- 第三百八十
- 第三百八十一
- 第三百八十二
- 第三百八十三
- 第三百八十四
- 第三百八十五
- 第三百八十六
- 第三百八十七
- 第三百八十八
- 第三百八十九
- 第三百九十
- 第三百九十一
- 第三百九十二
- 第三百九十三
- 第三百九十四
- 第三百九十五
- 第三百九十六
- 第三百九十七
- 第三百九十八
- 第三百九十九
- 第四百
- 第四百零一
- 第四百零二
- 第四百零三
- 第四百零四
- 第四百零五
- 第四百零六
- 第四百零七
- 第四百零八
- 第四百零九
- 第四百十
- 第四百十一
- 第四百十二
- 第四百十三
- 第四百十四
- 第四百十五
- 第四百十六
- 第四百十七
- 第四百十八
- 第四百十九
- 第四百二十
- 第四百二十一
- 第四百二十二
- 第四百二十三
- 第四百二十四
- 第四百二十五
- 第四百二十六
- 第四百二十七
- 第四百二十八
- 第四百二十九
- 第四百三十
- 第四百三十一
- 第四百三十二
- 第四百三十三
- 第四百三十四
- 第四百三十五
- 第四百三十六
- 第四百三十七
- 第四百三十八
- 第四百三十九
- 第四百四十
- 第四百四十一
- 第四百四十二
- 第四百四十三
- 第四百四十四
- 第四百四十五
- 第四百四十六
- 第四百四十七
- 第四百四十八
- 第四百四十九
- 第四百五十
- 第四百五十一
- 第四百五十二
- 第四百五十三
- 第四百五十四
- 第四百五十五
- 第四百五十六
- 第四百五十七
- 第四百五十八
- 第四百五十九
- 第四百六十
- 第四百六十一
- 第四百六十二
- 第四百六十三
- 第四百六十四
- 第四百六十五
- 第四百六十六
- 第四百六十七
- 第四百六十八
- 第四百六十九
- 第四百七十
- 第四百七十一
- 第四百七十二
- 第四百七十三
- 第四百七十四
- 第四百七十五
- 第四百七十六
- 第四百七十七
- 第四百七十八
- 第四百七十九
- 第四百八十
- 第四百八十一
- 第四百八十二
- 第四百八十三
- 第四百八十四
- 第四百八十五
- 第四百八十六
- 第四百八十七
- 第四百八十八
- 第四百八十九
- 第四百九十
- 第四百九十一
- 第四百九十二
- 第四百九十三
- 第四百九十四
- 第四百九十五
- 第四百九十六
- 第四百九十七
- 第四百九十八
- 第四百九十九
- 第五百
- 第五百零一
- 第五百零二
- 第五百零三
- 第五百零四
- 第五百零五
- 第五百零六
- 第五百零七
- 第五百零八
- 第五百零九
- 第五百十
- 第五百十一
- 第五百十二
- 第五百十三
- 第五百十四
- 第五百十五
- 第五百十六
- 第五百十七
- 第五百十八
- 第五百十九
- 第五百二十
- 第五百二十一
- 第五百二十二
- 第五百二十三
- 第五百二十四
- 第五百二十五
- 第五百二十六
- 第五百二十七
- 第五百二十八
- 第五百二十九
- 第五百三十
- 第五百三十一
- 第五百三十二
- 第五百三十三
- 第五百三十四
- 第五百三十五
- 第五百三十六
- 第五百三十七
- 第五百三十八
- 第五百三十九
- 第五百四十
- 第五百四十一
- 第五百四十二
- 第五百四十三
- 第五百四十四
- 第五百四十五
- 第五百四十六
- 第五百四十七
- 第五百四十八
- 第五百四十九
- 第五百五十
- 第五百五十一
- 第五百五十二
- 第五百五十三
- 第五百五十四
- 第五百五十五
- 第五百五十六
- 第五百五十七
- 第五百五十八
- 第五百五十九
- 第五百六十
- 第五百六十一
- 第五百六十二
- 第五百六十三
- 第五百六十四
- 第五百六十五
- 第五百六十六
- 第五百六十七
- 第五百六十八
- 第五百六十九
- 第五百七十
- 第五百七十一
- 第五百七十二
- 第五百七十三
- 第五百七十四
- 第五百七十五
- 第五百七十六
- 第五百七十七
- 第五百七十八
- 第五百七十九
- 第五百八十
- 第五百八十一
- 第五百八十二
- 第五百八十三
- 第五百八十四
- 第五百八十五
- 第五百八十六
- 第五百八十七
- 第五百八十八
- 第五百八十九
- 第五百九十
- 第五百九十一
- 第五百九十二
- 第五百九十三
- 第五百九十四
- 第五百九十五
- 第五百九十六
- 第五百九十七
- 第五百九十八
- 第五百九十九
- 第六百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
第二分無所有品第二十一之三「復次,善現!過去布施波羅蜜多過去布施波羅蜜多空,未來現在布施波羅蜜多未來現在布施波羅蜜多空;過去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過去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未來現在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未來現在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
「善現!空中過去布施波羅蜜多不可得。何以故?過去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布施波羅蜜多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布施波羅蜜多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布施波羅蜜多可得!善現!空中過去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得。何以故?過去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可得!
「復次,善現!過去四念住過去四念住空,未來現在四念住未來現在四念住空;過去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過去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空,未來現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未來現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空。
「善現!空中過去四念住不可得。何以故?過去四念住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四念住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四念住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四念住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四念住可得!善現!空中過去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可得。何以故?過去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可得。
「復次,善現!如是乃至過去佛十力過去佛十力空,未來現在佛十力未來、現在佛十力空;過去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過去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未來現在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未來現在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
「善現!空中過去佛十力不可得。何以故?過去佛十力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佛十力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佛十力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佛十力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佛十力可得!善現!空中過去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何以故?過去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
「復次,善現!過去異生過去異生空,未來現在異生未來現在異生空;過去聲聞、獨覺、菩薩、如來過去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空,未來現在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未來現在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空。
「善現!空中過去異生不可得。何以故?過去異生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異生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異生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異生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異生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皆無所有不可得故。善現!空中過去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不可得。何以故?過去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過去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可得!善現!空中未來現在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不可得。何以故?未來現在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即是空,空性亦空,空中空尚不可得,何況空中有未來現在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前際色不可得,後際中際色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色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色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色可得!善現!前際受、想、行、識不可得,後際中際受、想、行、識不可得,三際平等中受、想、行、識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受、想、行、識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受、想、行、識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眼處不可得,後際中際眼處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眼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眼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眼處可得!善現!前際耳、鼻、舌、身、意處不可得,後際中際耳、鼻、舌、身、意處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處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色處不可得,後際中際色處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色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色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色處可得!善現!前際聲、香、味、觸、法處不可得,後際中際聲、香、味、觸、法處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聲、香、味、觸、法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聲、香、味、觸、法處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眼界不可得,後際中際眼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眼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眼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眼界可得!善現!前際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後際中際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界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色界不可得,後際中際色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色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色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色界可得!善現!前際聲、香、味、觸、法界不可得,後際中際聲、香、味、觸、法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聲、香、味、觸、法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聲、香、味、觸、法界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眼識界不可得,後際中際眼識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眼識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眼識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眼識界可得!善現!前際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得,後際中際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識界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識界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眼觸不可得,後際中際眼觸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眼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眼觸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眼觸可得!善現!前際耳、鼻、舌、身、意觸不可得,後際中際耳、鼻、舌、身、意觸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觸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觸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後際中際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可得!善現!前際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後際中際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布施波羅蜜多不可得,後際中際布施波羅蜜多不可得,三際平等中布施波羅蜜多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布施波羅蜜多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布施波羅蜜多可得!善現!前際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得,後際中際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得,三際平等中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1]平等中前後中際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四念住不可得,後際中際四念住不可得,三際平等中四念住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四念住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四念住可得!善現!前際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可得,後際中際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可得,三際平等中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可得!
「復次,善現!如是乃至前際佛十力不可得,後際中際佛十力不可得,三際平等中佛十力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佛十力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佛十力可得!善現!前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後際中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三際平等中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可得!
「復次,善現!前際異生不可得,後際中際異生不可得,三際平等中異生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異生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異生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皆無所有不可得故。善現!前際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不可得,後際中際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不可得,三際平等中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現!平等中前後中際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況平等中有前後中際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可得!以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住此三際平等性中,精勤修學一切相智,無取著故速得圓滿。善現!是名菩薩摩訶薩三際平等大乘。若菩薩摩訶薩住如是大乘中,超勝一切世間天、人、[2]阿素洛等,疾能證得一切相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應、正等覺善能正說菩薩摩訶薩大乘。世尊!如是大乘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過去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已能證得一切相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未來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當能證得一切相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現在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今能證得一切相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是故大乘最尊最勝、最上最妙,能為一切菩薩摩訶薩真勝所依,能令菩薩摩訶薩速能證得一切相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現!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皆依大乘精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類。是故大乘最尊最勝、最上最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1]
第二分隨順品第二十二
爾時,具壽滿慈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先令尊者善現為諸菩薩摩訶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而今何故乃說大乘?」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我前所說諸大乘義,將無違越所說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汝前所說諸大乘義,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一切隨順無所違越。何以故?善現!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如來法,如是一切無不攝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如來法,皆悉攝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若布施波羅蜜多,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四念住,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空解脫門,若無相、無願解脫門;若佛十力,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若一切智,若道相智、一切相智;若無忘失法,若恒住捨性,善現!諸如是等一切善法、菩提分法,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如來法,如是一切皆悉攝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現!若大乘,若般若波羅蜜多,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若色,若受、想、行、識;若眼處,若耳、鼻、舌、身、意處;若色處,若聲、香、味、觸、法處;若眼界,若耳、鼻、舌、身、意界;若色界,若聲、香、味、觸、法界;若眼識界,若耳、鼻、舌、身、意識界;若眼觸,若耳、鼻、舌、身、意觸;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四靜慮,若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八解脫,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四念住,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空解脫門,若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善法,若非善法;若有記法,若無記法;若有漏法,若無漏法;若有為法,若無為法;若世間法,若出世間法;若苦聖諦,若集、滅、道聖諦;若欲界,若色、無色界;若內空,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若法界,若真如、實際、不思[2]議界、安隱界等;若陀羅尼,若三摩地;若佛十力,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若諸如來,若佛所覺所說法、律;[3]若菩提,若涅槃。如是等一切法,皆非相應非不相應,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善現!由此因緣,汝前所說諸大乘義,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一切隨順無所違越。所以者何?
「善現!大乘不異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不異大乘;大乘不異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般若波羅蜜多,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善現!大乘不異四念住,四念住不異大乘;大乘不異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念住,若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其性無二、無[4]二分故。
「善現!大乘乃至不異佛十力,佛十力不異大乘;大乘不異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佛十力,若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善現!由此因緣,汝前所說諸大乘義,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一切隨順無所違越,若說大乘則說般若波羅蜜多,若說般若波羅蜜多則說大乘,由此二名義無異故。」[5]
第二分無邊際品第二十三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前際諸菩薩摩訶薩皆無所有、都不可得,後際諸菩薩摩訶[6]薩皆無所有、都不可得,中際諸菩薩摩訶薩皆無所有、都不可得。
「世尊!色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受、想、行、識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眼處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耳、鼻、舌、身、意處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色處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聲、香、味、觸、法處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眼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耳、鼻、舌、身、意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色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聲、香、味、觸、法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眼識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耳、鼻、舌、身、意識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眼觸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耳、鼻、舌、身、意觸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布施波羅蜜多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四念住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空解脫門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無相、無願解脫門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佛十力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內空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法界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聲聞乘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獨覺乘、大乘無邊際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際。
「世尊!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色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香、味、觸、法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香、味、觸、法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識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識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識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識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觸,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觸,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觸,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觸,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空解脫門,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空解脫門,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無相、無願解脫門,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無相、無願解脫門,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佛十力,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佛十力,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內空,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內空,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法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即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乘、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乘、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世尊!我於是等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諸菩薩摩訶薩都無所見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世尊!諸菩薩摩訶薩諸菩薩摩訶薩者,但有假名都無自性。如說我等畢竟不生,但有假名都無自性,諸法亦爾,畢竟不生,但有假名都無自性。
「世尊!何等色畢竟不生?何等受、想、行、識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亦不名受、想、行、識。
「世尊!何等眼處畢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處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處,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處。
「世尊!何等色處畢竟不生?何等聲、香、味、觸、法處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處,亦不名聲、香、味、觸、法處。
「世尊!何等眼界畢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界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界,亦不名耳、鼻、舌、身、意界。
「世尊!何等色界畢竟不生?何等聲、香、味、觸、法界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界,亦不名聲、香、味、觸、法界。
「世尊!何等眼識界畢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識界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識界,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識界。
「世尊!何等眼觸畢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觸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觸,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觸。
「世尊!何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畢竟不生?何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不名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何等布施波羅蜜多畢竟不生?何等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布施波羅蜜多,亦不名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何等四念住畢竟不生?何等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四念住,亦不名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世尊!何等空解脫門畢竟不生?何等無相、無願解脫門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空解脫門,亦不名無相、無願解脫門。
「世尊!何等佛十力畢竟不生?何等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佛十力,亦不名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何等內空畢竟不生?何等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內空,亦不名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何等法界畢竟不生?何等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法界,亦不名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
「世尊!何等聲聞乘畢竟不生?何等獨覺乘、大乘畢竟不生?世尊!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聲聞乘,亦不名獨覺乘、大乘。
「世尊!我豈能以畢竟不生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畢竟不生諸菩薩摩訶薩?
「世尊!離畢竟不生,亦無菩薩摩訶薩能行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說,心不沈沒亦不憂悔,其心不驚不恐不怖,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能行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7 冊 No. 2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05-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妙雲蘭若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日本 SAT 組織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